湖南这所学校获央视推介!

时间:2025-11-22 来源:长沙教育、湘江新区教育 责编:刘丹 编辑:邱梦

分享到

11月19日,中央电视台CCTV-13频道重点推介了湖南湘江新区虹桥小学“走班上课”定制体育课堂特色。

课间15分钟的吉尼斯挑战赛热火朝天,课后服务的足球社团激战正酣,周末的亲子跑团活力满满。走进虹桥小学,随处可见学生们尽情运动的身影。

近年来,虹桥小学始终坚持“健康第一,以体育人”目标,创新构建“五全体育”育人模式,推动体育从“弱质边缘”走向“优质核心”,在体育教学改革中探索出一系列可复制、可推广的经验,让体育教育真正成为育人路上的“硬核支撑”。

时间保障“做加法”

让运动融入日常

“以前总担心体育时间被挤占,现在每天一节体育课雷打不动,还有丰富的课后运动安排,孩子回家都念叨着要去操场‘破纪录’。”家长李女士的话,道出了虹桥小学体育时间保障的实效。

近年来,学校将体育时间纳入“刚性管理”,不仅严格落实每天1节体育课,还把运动场景延伸到校园每个角落。

创新推出“1+4”大课间模式,全校统一的“队列+跑操”筑牢体能基础,篮球、足球、花样跳绳、健美操四大特色项目按季轮换,让大课间告别“枯燥重复”。

课后服务开设50余个体育社团,从传统球类到定向运动、旱地冰壶等新兴项目,满足不同学生的兴趣需求,超九成学生主动选择体育类服务。

课间15分钟打造“课间吉尼斯挑战赛”,15个易参与的运动项目搭配12级进阶体系,让不爱出门的学生也主动加入运动行列。

校外场景同样不缺位。虹桥小学通过布置体育家庭作业、组织亲子运动、组建家校社跑团等,推动家庭形成运动氛围。同时,联合辖区体育场馆推出“学生优惠时段”“公益培训课”,让假期成为学生体育锻炼的“第二课堂”,真正实现“校内校外无缝衔接”。

教学质量“提档次”

让体育更具吸引力

“体育不仅要‘有时间’,更要‘有质量’。让学生在运动中学会技能、感受快乐,才是体育教育的核心。”虹桥小学体育教研组组长雷锦帆介绍道。

在课程设计上,学校构建“阶梯式”一体化体系,小学低段侧重兴趣培养,通过趣味项目让学生爱上运动;小学高段聚焦技能提升,深化技能教学筑牢基础,助力学生形成特长。

在虹桥小学,三年级起就推行体育“走班制”,打破行政班界限,按学生技能水平分层教学,配套“运动能力等级认证”,确保每个学生都能“学得会、练得好”。

课程内容与运动负荷的科学适配,让体育课“练得有效、练得安全”。

据雷锦帆介绍,学校对同一体育项目教学前后呼应、难度逐步升级,涵盖田径、球类、民族传统体育等多元形式;通过大单元教学平衡“技能教学—体能训练—比赛实践”,学校每学期开展班级联赛、校级运动会等赛事超200场;同时,普及科学运动指导,让学生学会根据自身情况调整强度,实现了“安全与效果双保障”。

改革成效“显亮点”

体质素养实现双

经过多年实践,虹桥小学“五全体育”成效逐渐显现。

学生体质大幅提升,优秀率从改革前的3.38%跃升至2024年的82.79%,肥胖率下降至5.6%,毕业生100%掌握至少1项运动技能。

近年来,虹桥小学体育教师发表专业论文20余篇,承担国家级课题2项,出版体育教育书籍30余册,其中专著2部。

这一改革不仅促进了师生共同发展,在校内形成了“教学相长”的良性循环,也深受该校家长欢迎,并得到了上级部门、学术团体和社会各界的广泛认可。

目前,虹桥小学“五全体育”创新成果已在全国21省44市1000余所学校复制推广,真正实现了从“改革标杆”到“全国影响”的跨越。

谈及未来规划,虹桥小学党总支书记周琳表示,下一步,学校将持续深化体育教育改革。一方面,深化学生运动能力课程开发,细化学段课程模块,构建“基础体能+专项技能+兴趣拓展”三位一体课程包,完善“过程性评价+运动能力等级认证+赛事表现”综合评价机制。另一方面,进一步推进智慧体育常态化机制建设,让体育教育从“经验型”向“科学型”转变。

从课堂到操场,从校园到家庭,虹桥小学正以体育为媒,让每个孩子在运动中强健体魄、锤炼意志,为青少年健康成长筑牢“健康基石”。

责编:刘丹 编辑:邱梦

来源:长沙教育、湘江新区教育

湖南教育新闻
《湖南教育新闻》栏目简介

《湖南教育新闻》栏目简介

查看详情
国防教育频道
国防教育频道简介

国防教育频道简介

查看详情
湖南招考
直播预告!“湘就业”直播带岗2023年高校毕业生专场来了!

直播预告!“湘就业”直播带岗2023年高校毕业生专场来了!

查看详情
“我是接班人”网络大课堂
“我是接班人”网络大课堂简介

“我是接班人”网络大课堂简介

查看详情
奋斗青春号
奋斗青春号

奋斗青春号

查看详情
友情链接